• 鮦字拼音 tóng
    鮦字五行
  • 鮦字部首
    鮦字繁体
  • 鮦字简体笔画 17
    鮦字繁体笔画 17
    鮦字康熙笔画 17
  • 鮦字结构 左右结构

鮦字的基本解释


tóng
鳢鱼。

鮦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
[①][tóng]
[《廣韻》徒紅切,平東,定。]
[《廣韻》直隴切,上腫,澄。]
“鲖1”的繁体字。
(1)鱼名。即鳢鱼。
(2)见“鮦蟹”。
[②][zhòu]
[《廣韻》除柳切,上有,澄。]
“鲖2”的繁体字。
地名用字。古有鲖阳县,治所在今安徽省临泉县西北鲖城(鲖,今读tóng)。

鮦字的英文名
鮦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鮦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1469第15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徒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東切,?音同。【說文】魚名。一曰?也。【爾雅·釋魚】鰹大鮦,小者鮵。【疏】卽鱧也。其大者名鰹,小者名鮵。【類篇】或作?。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直隴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柱勇切,?重上聲。又【集韻】傳容切,重平聲。義?同。又【廣韻】直柳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丈九切,?音紂。鮦陽,縣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汝南郡鮦陽縣【註】應劭曰:在鮦水之陽。○按《正字通》引《漢書》孟康註:鮦音紂紅反。《左傳·襄四年》註:鮦陽縣南,鮦音紂。《後漢書》:隂興子慶封鮦陽侯。註:鮦音紂。孫愐東韻收鮦,直蒙、直柳二切。此皆地理註之音紂紅反,譌失其下紅反二字也。戴侗定爲徒紅、篆蛹二切,《韻會補》定音冢,則又緣紂紅改爲上聲也。據此,《說文》直隴切,《六書略》音冑,《正韻》收入有韻,?非。

鮦字的源字形

字源演变:

小篆 楷体

字形对比:

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

鮦字的起名意思

暂无。
鮦字取名好不好?鮦字为取名不常用字,寓意一般。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,要结合八字起名才吉祥。 去生辰八字起名>>
鮦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:16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9%,男孩名字占53%,女孩名字占:47%。

鮦字取名的寓意

鮦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鮦字取名忌讳

1、鮦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鮦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2、鮦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óng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鮦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鮦字,晚辈忌讳用鮦字取名。

鮦组词

鮦组词有哪些?

与鮦字同部首的字 更多魚字旁的字>>

暂无鮦的同部首的字

网友最新测试名字
  • 娆燊
  • 娆泺
  • 娆泰
  • 娆瀚
  • 娆燕
  • 娆可
  • 娆玮
  • 娆珍
  • 娆溱
  • 娆泷
  • 娆猛
  • 娆暮
  • 仓橙
  • 仕恩
  • 仔砚
  • 仕图
  • 仕叶
  • 仕圳
  • 仕帅
  • 仕娅
  • 仓碧
  • 仔祺
  • 仕三
  • 仕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