爼
zǔ
古同“俎”。
[①][zǔ]
[《廣韻》側吕切,上語,莊。]
“柤2”的被通假字。亦作“爼1”。
(1)古代祭祀、燕飨时陈置牲体或其他食物的礼器。
(2)切肉用的砧板。
(3)姓。明代有俎如兰,清代有俎可尝。见《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》。
【巳集中】【爻字部】 爼; 康熙笔画:9; 页码:页690第19
【正字通】俎字之譌。◎按說文,玉篇,類篇俱列且部,从仌,不从爻。字彙云:爼俗俎字。非。《正字通》是。
暂无。
爼字取名好不好?爼字为取名不常用字,寓意一般。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,要结合八字起名才吉祥。
去生辰八字起名>>
爼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: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7%,男孩名字占55%,女孩名字占:45%。
爼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1、爼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爼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2、爼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ǔ或同声调上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爼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爼字,晚辈忌讳用爼字取名。
爼组词有哪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