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之源
【字形】篆
【构造】会意字。篆文从兔,从冖(蒙覆),会兔被蒙覆屈缩不得舒展之意。隶变后楷书写作冤。
【本义】《说文·兔部》:“冤,屈也。从兔,从冖。兔在冖下不得走,益屈折也。”本义为屈缩不得舒展。
【演变】冤,本义指❶ 屈缩不得舒展:~颈折翼,庸得往兮! 引申为❷ 屈枉,受到不公平对待:我今日负屈衔~哀告天|~屈|~枉|伸~|鸣~。又引申指❸ 上当,不合算:要不这么~你一下,你怎会死心塌地地点头呢!|花这~钱不值得。又借用作“怨”,表示❹ 仇恨:此子与~家同年生|~~相报自非轻|~仇|~孽。○怨,从心夗声。读yuan,本义指❶ 仇恨:抑王兴甲兵,危士臣,构~于诸侯,然后快于心与? |士不敢弯弓而报~|恩~。词义弱化,引申指❷ 责备,不满:任劳任~|~气冲天|埋~。
【组字】冤,如今既可单用,也可作偏旁。不是《说文》部首。现今仍归入冖部。凡从冤取义的字皆与屈枉等义有关。
以冤作声符的字有: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