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之源
【字形】古 篆
【构造】会意字。古文从虍,从倒人,或从口,会虎噬咬人之意。篆文改为从虍,从爪,从人,会虎以爪搏击人之意。皆表示残害。隶变后楷书写作虐。
【本义】《说文·虍部》:“虐,残也。从虍,虎足反爪人也。”本义为虎搏噬人。
【演变】虐,本义指虎搏噬人。引申泛指❶ 残害:无~茕独。又引申指❷ 残暴:厉王~,国人谤|~杀|暴~。又引申指❸ 暴烈:雪~风饕。又引申指❹ 过分:淫酗肆~。用作名词,指❺ 灾害:雹霰降~。又特指❻ 开玩笑:傲~是作。此义后另加义符“言”写作“谑”来表示。○谑,从言从虐会意,虐也兼表声。读xue,本义指开玩笑:善戏~兮,不为虐(刻薄)兮|~而不虐|谐~。
【组字】虐,如今既可单用,也可作偏旁。不是《说文》部首。现今仍归入虍部。凡从虐取义的字皆与残害、过分等义有关。
以虐作声兼义符的字有:谑、瘧(疟)。